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24的文章

2024年暑假推薦書單(15本)

圖片
      時間過得真快,再過一星期就是暑假了。今年, 2024 年,青少年出版社很努力地出版優質好書。除了新書之外,今年我們也推薦了一些戀風草覺得的好書。讓青少年孩子們,可以好好與好書擁抱,好好渡過一個擁有美好閱讀體驗的暑假。 . 記得,閱讀是你一輩子的好朋友。 . 1. 艾瑪的午夜迷團(博識出版) 現在的教育體制標示科學精神,最欠缺的是保持或引發孩子的好奇心。什麼是科學呢?科學並非壓制孩子的好奇心,而是應該要持續不斷誘發孩子挖掘問題--去探索這個似懂非懂的世界。極力推薦這本故事,讓孩子保有好奇心與想像力! . 2. 我家在賣大湯圓(李光福 X 台灣東方) 在台灣目前的價值觀念,升學思考,孩子未來選擇職業,現在看到不同職業的人,有著很重要的支撐。因為,社會價值觀念或是家長傳遞給孩子的想法,總是以「金錢」(富有與否)來評價一個人,甚至評價他的同學與朋友。這樣系列的故事,確實有需要大力推薦。 . 3. 印地安人的麂皮靴(小麥田)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「 Walk Two Moons 」,也是剛剛說的,「穿上別人鞋子,走上兩個月,才能真正體會。」本書也榮獲一九九五年紐伯瑞金牌獎。只要是紐伯瑞青少年獎,我是一定要推薦的。 本書的主軸是「親情」。親情是我們習以為常的主題,因為我們太習慣,反倒是常常忘了進一步深刻的感受與體會。請跟孩子一起閱讀,一起感受作者想給我們的感傷與溫暖。 . 4. 怪獸與貝瑟妮 第一集 (親子天下) 為了永保青春,男人和怪獸締結契約超過五百年,怪獸提供逆齡藥水,而他會為怪獸帶來任何牠想要的東西,但這次怪獸要求的竟是 ...... 一個小女孩。 . 吃小孩怪獸??太誇張!太過份了!為了保持青春的外貌,艾比尼瑟來到一所孤兒院裡,他能在這裡順利完成怪獸交辦的任務嗎?或者會發生什麼意想不到的遭遇呢? . 5. 怪獸與貝瑟妮第二集:失控的紫鸚鵡(親子天下) 以為沒有怪獸的日子,貝瑟妮與艾比尼瑟從此可以安穩度日。沒想到,怪獸的挑戰比以往更加嚴酷。他們如何面對這些挑戰呢?這個故事比第一集更加精彩,寓意也更加深刻。想知道怪獸的最終下場會如何嗎?趕快追第二集吧! . 6. 凱瑟琳的素描簿 — 給大偉的規則(東方出版) 如果我們可以透過『《凱瑟琳的素描簿 — 給大偉的規則》

少年讀書會--少年讀成語--活動側記

圖片
  . 終於完成了這本成語的讀書會。 坦白說,我是有點訝異國小的孩子對於成語,沒有以往的熟練。因為基礎不是很熟練,要學習更多的成語,就顯得「捉襟見肘」。 在最後一次課程,決定讓孩子「愉快學習」,而進行了「妙語說書人」之成語大考驗。也就說,說書人的說詞必須是成語。(坦白說,這對孩子也是一個難題啊!)(但是,我有準備啦。因為有學習單與書。跟孩子說,可以參考學習單和書中的成語) 也有「約法三章」:1、一定要成語,不是四個字就是成語。2、不可是書名、歌名、習慣語等非成語之說法。3、別人用的成語不可以再用。(這樣夠難吧) 剛開始的時候,大家顯得有些卡卡~~說書人的卡片和「成語」有什麼關係呢?(我有下去帶玩,示範怎麼玩。優質的桌遊還是需要老師帶頭啊!)但是慢慢的,孩子們就掌握到了訣竅,越玩越快......出牌的速度越快。 其實,也知道「桌遊的規則」很容易被破壞,也就是擔心孩子「會亂出題」。出一些和卡片不相關的成語,只求自己能說出「一個成語」。觀察結果~~還好,大家都很用心,想成語找成語,都和所出的卡片有相關。 有時候想想,這樣的「寓教於樂」的活動,也許孩子學習的成語會更有記憶感。

科技始終來自人性--科技發展與人文精神之思考

圖片
  . 如果您認為大學的主要目的是充當「職業訓練所」,那麼這篇文章不適合您,請直接離開。 . 我一直認為大學不應僅僅是「職業訓練所」,它應該是培養素養、拓展眼界、訓練思考的地方。然而,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仍然希望大學能夠提供一生職業的保障。所以,當我說我是社會學系和社會學研究所畢業,更喜歡「人類學」時,很多人會立刻問:「這些科系畢業後能做什麼工作?」面對這樣的問題,我其實很難回答。 . 在「未來Family」的粉絲頁( https://reurl.cc/YER5xx )看到這篇文章,覺得寫得非常棒。特別是引用了賈伯斯的話:「光有科技,猶如孤帆遠影,難以抵達彼岸。唯有當科技與自由藝術交融,與人文精神相伴同行,方能釀出那讓我們心靈共鳴、如詩如歌的果實。」(原文英文請參考上述網址) . 這篇文章還提到,即使是數理天才,也需要對社會人文進行「基礎」學習,這是作為人類應有的基本感知能力,不能被鈍化。在藝術和文學領域中獲得的感動,能夠促使更美好的科技發展。同樣地,擁有人文藝術天賦的人,也需要對人工智能進行「應用」學習,在保護人類美好本質的同時,也需要了解科技應用和商業模式的概念。「科技始終來自人性」這句話,不應僅是企業的口號,而應成為人類社會在科技發展中的核心精神。 . 在台灣,高中階段就分成社會組和自然組,普遍認為醫學、工程、法律等科目更賺錢,甚至某位醫生政治人物認為,沒有經濟效益的文組科系應該被淘汰。然而,無論是哪一類型的人,都需要維持基礎學習,以培養跨領域對話的能力,而不是鼓勵更多學生蜂擁進入數理科學領域。如果每個人都專注於研究人工智能,將導致百年來的孤寂與單一化。 . 在這個變化一日千里的世界,我們需要的是能夠跨越學科界限的人才,能夠理解並融合不同領域的知識,推動整體人類社會的進步。大學教育應該致力於培養這樣的全方位人才,而不僅僅是提供一條固定的職業道路。我認為,科技與人文的結合,才是未來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。  

為孩子推新書|《星期五書店:秋天與濃湯》(獨步出版)

圖片
  . 今天又來推薦一本新書---《星期五書店:秋天與濃湯》(獨步出版) . 作為一個閱讀推廣者的我,非常喜歡「星期五書店」這一系列故事,從中找到書店人自我勉勵話語與想法,找到繼續經營一家書店的動力,找到一家書店應該有的想像與憧憬。這一系列已經出到第3集了--秋天與濃湯—給人暖暖的感覺。 . 《星期五書店:秋天與濃湯》不僅是一部描繪書店日常運營的小說,更是一部具有「心靈導師」的作品。它通過描寫書店員工與顧客之間的生活和互動,探討了愛書人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書本與人之間的對話。書中的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與秘辛,他們在金曜堂這個小小的書店裡,找到了救贖的方法。 . 另外要說明的是: 這本書巧妙地運用了「以古寓今」的手法!將經典文學作品與現代人物的故事相互交織,形成一種有機的互動。不僅讓讀者了解了這些經典作品的內容和精神,更讓人們看到這些書籍如何在不同時代、不同背景下對人產生了共感。 . 這種「以古寓今」的寫作手法,不僅讓讀者更深刻地理解這些經典作品的價值,還讓現代讀者在閱讀這些故事時,能感受到一種跨越時空的聯繫。這不僅豐富了小說的層次感,也加深了讀者對書中角色的共鳴和理解。 . 此外,書中的角色通過閱讀這些經典作品,互相提點和啟發,這也成為書中一個重要的情節推進方式。這些角色在書店中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悟,不僅促進了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,還向讀者推薦了一些值得一讀的好書。 . 本書出現得故事有: 太宰治的〈無人知曉〉 村上春樹的《挪威的森林》 茨木則子的《歲月》與《自己的感受力》 藤野惠美的《阿春》 . 有沒有您喜歡的故事呢? 強力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喜歡溫暖故事和人情味的讀者,相信你會在書中找到一份久違的感動與共鳴。

從『讀懂了』到『寫出來』--2024會考作文5千人0級分說起

圖片
  今年會考作文高達5000人0級分!!! . 這是今天(6/7)最震撼的新聞了(對我來說) 新聞上說 因為把「不必訂題」當做可以「自由發揮」,逾5千名考生寫作報蛋。有些考生只抓取試題中的「動漫展」、「減脂」等字詞,直接當作題目,敘寫參觀動漫展的經驗、自己對減肥的努力等,但是沒有分析「標題」相關議題。 而另外有些考生嘗試在「標題」這件事著墨,卻無法寫出自己的觀察或想法,只書寫個人被標題受騙、上當的經驗,這些都完全不符題意要求,無法拿分。還有不少學生看到不必訂題,就自己訂一個題目,並依自訂主題完成一篇寫作,最後同樣以0分收場。 . 重點就是......偏離主題了啊!! 根據心測中心發布的報告,未來的命題趨勢將是無固定主題且融入生活情境的任務式寫作。心測中心主任陳柏熹指出,這類題目希望考生在「先理解題意,再開始表達」的基礎上進行作答。他強調題幹中出現三次「標題」以揭示主旨,目的是讓考生依循理解、思考、表達三個步驟進行答題,避免偏離重點。 . 過去這些年來,會考寫作評量逐漸朝著「從『讀懂了』到『寫出來』」的方向發展。 1.『讀懂了』---所以,說寫作之前,一定要能夠讀,而且是讀懂了。所給的文字說明就是「閱讀測驗」,測驗考生的「文字理解能力」,你理解了嗎?理解了題目要你做什麼嗎? 2.接下來就要「思考」,想一想題目的主旨,還有你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見聞,有沒有符合這樣的主旨,你預計怎麼動筆? 3.『寫出來』---最後就是將你理解的主旨,結合你的觀察與見解寫了出來。當然,寫作技巧此刻就變得很重要。這也可以說是「說故事的能力」。 . 另外還有一些良心的建議 A、避免誤解題意的重要性---這次有5000名考生得0級分,反映出考生對題意的理解存在重大偏差。理解題意是答題的第一步,如果沒有正確理解題目的要求,就無法有效地進行下一步的思考和寫作 . B、生活經驗的應用---題目往往與生活情境相關,這意味著考生可以且應該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寫作。然而,僅僅講述個人經歷是不夠的,考生需要將這些經歷與題目的主旨相關聯,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,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文章。 . C、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表達---現在的會考或學測作文,很強調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表達。所以孩子需要培養這兩種能力,在寫作中不僅要能夠對題目進行深入的分析

少年讀書會紀錄|從「寅糧卯吃」說到天干地支

圖片
  少年讀書會紀錄|從「寅糧卯吃」說到天干地支 . 來記錄一下6/1(六)少年讀書會,閱讀「少年讀成語」中,讀到「寅糧卯吃」,說明一下古代中國的「時辰」與「年份」。 「寅量卯吃」是古代中國人劃分一天時間的一種方式,表示人們在早上寅時(3:00-5:00)起來計量時間,卯時(5:00-7:00)吃早餐。這是時辰的說法。而這裡的「寅量卯吃」是以年份,將明年(卯)的糧食,今天(寅)就吃掉了。 . 其間孩子(國小)大感興趣,頻頻問我:「你們大人是不是都知道這些?」 我回答:「不一定。」接著問:「你們國小沒有講這個嗎?」孩子異口同聲說,沒有。 . 我以前講「國學常識」時,也會從這裡說起。 . 農耕社會的生活作息與時間安排。 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(地支),每個時辰兩個小時。表示古人根據自然時間規律來安排日常活動。 參考圖 . 十二個符號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 每個符號還可以代表生肖(動物)的意義,如子代表鼠,丑代表牛等。 . 天干: 十個符號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 每個符號還可代表「金木水火土」的意義,如甲代表木,丙代表火等。 . 接下來說明 天干地支的配對組合方式,共形成60個不同的組合。 第三部分:60甲子 形成:天干和地支按照順序依次配對,從甲子、乙丑、丙寅……直到癸亥,形成60個組合。循環往復,60年一個週期。 . 應用: 古代中國曆法中用來記年、記月、記日、記時。 命理學中用來推算命盤和風水。 . 小結 這是一堂意外的課程,本來只想說說「寅糧卯吃」說到天干地支,說到了60甲子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,學生將能理解古代中國的時間劃分方式及其文化背景,掌握天干地支的基本概念,並了解60甲子的構成及其應用。這些知識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文化背景,還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,例如推算時辰是幾點鐘,學生的生肖對應到地支要是什麼?  

為孩子推新書|最後的製圖師(小魯文化出版)

圖片
  . 航行於茫茫大海,需要地圖的指引;而地圖則需要製圖師精準的繪製,載入精確而詳實的標誌。一般而言,地圖的引導,可以使旅人快速到達目的地;但是賽依卻希望延緩人類到達桑德蘭。為什麼是這樣呢?泰國神話動物「納迦龍」化身為蛇雷克,在遙遠的南極守護著「桑德蘭」。主角賽依要如何在暴風雨中發現神秘的大陸與「真相」呢?如何在紛紛擾擾的世局中,在變幻萬千的表象裡,可以找到依靠的方向呢?讓我們跟著製圖師與他的助理賽依啟航於浩瀚大海,開始這場精彩無比的大冒險吧! . 還記得《黑暗中的願望》這本書嗎?2021年紐伯瑞文學獎銀牌獎,也是戀風草青少年讀書會的選書,深獲孩子們的喜愛。 小魯出版社於2024年六月出版同一位作者克莉絲汀娜的新作《最後的製圖師》(又獲獎了,榮獲2023年紐伯瑞銀牌獎) . 以下是這本書的介紹: 三度榮獲紐伯瑞銀牌獎得主最新力作 泰式奇幻X海洋冒險 命運如盤龍銜尾,周而復始 唯有看到人心,才能看到真相 . 本書資料 最後的製圖師(2023年紐伯瑞銀牌獎) 作者: 克莉絲汀娜.蘇恩托瓦   原文作者: Christina Soontornvat 譯者: 林靜華 出版社:小魯文化   出版日期:2024/06/01